进一步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

       天刚亮,王改英就起床,到地里收萝卜。她背了4篓萝卜到小坝子河清洗,有200多斤。洗好了,合作社的车就来拉走,能卖150多元钱。上午10点多记者见到她,咬了口她递过来的萝卜:真脆!还甜。

  小坝子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典型的民族边疆地区,并且这里海拔高,农作物产量低,原本并不产萝卜,是忙糯乡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如今来到小坝子村,2500亩马铃薯、轮作的近千亩包头菜和白萝卜,鼓起了群众的腰包——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比起6年前,涨了三四倍。

  双江县2018年脱贫摘帽,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龙说:“基础弱,群众发展能力偏低,刚脱贫的民族边疆地区怎么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当好火车头!”

  双江县2019年专门出台工作方案,主题就是“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此,县里成立6个工作组,每组包1个乡镇,对村领导班子运行和村干部履职情况逐村分析研判,并且吸引157名优秀人才回乡,将其中48名重点培养,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

  如今,在小坝子村,村两委成员大多是80后、90后,敢闯敢干有头脑。大家开会商量:小坝子以前劣势在种植结构单一、在路不通,必须打开思路、找准产业。于是,一条种植绿色蔬菜的“错位发展”思路浮出水面,小坝子迎来大机遇。忙糯乡党委副书记杨国勇感慨:“思路一变天地宽,党组织带动乡村振兴,首先就是出点子、找路子。”

  村里发展规划明确了,具体怎么干?得靠党员带头。小坝子村上寨组共有28户村民,以前都是零星种点马铃薯。后来,组长李老三带头种了15亩,都是新品种,产量一下翻了三四番,收入4万多元。李老三说:“组织群众带动群众,开十个会不如自己种上一亩。”

  与小坝子不同,大荒田村就在县城边,再加上半山腰气候凉爽,这里的发展思路是农业产业+乡村旅游。据大荒田村党总支书记俸桂林介绍,基层党组织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全村发动起来“八寨共建、五园同创”;二是把支部建在合作社上,农户加入合作社;三是在自然村党支部下建立乡村振兴理事会,每个理事带动几家农户“网格化”发展。

  “村里搞旅游拓宽入村路,我带头让了3分地,带动20多户村民无偿让出4亩多地。”俸桂林介绍,目前,大荒田村已依托高原红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火龙果、脐橙等种植基地2000多亩,村里还有了旅游观光车,成了网红打卡点。

  找路子、带头干、组织化,双江县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焊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点,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如今,双江县运用“党组织+合作社”建成种植养殖产业基地150多万亩,人均产业化基地达9亩以上。张龙说:“我们要以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让乡村振兴的‘火车头’更有力。”

友情链接:

 

服务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