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态优势 引领绿色发展

 初秋时节的固安大地,碧水蓝天,绿树掩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城在园中”,昔日的美好愿景如今立体呈现,随处可见的那一抹绿色,让固安这颗京南明珠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我县以打造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核心区为目标,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为主线,以首都新机场南生态廊道、雄安新区边界地区、永定河区域生态修复为重点,立足于建设“经济强县,幸福固安”,着力扩绿增绿,全面提升城区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大幅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截至7月份,我县森林覆盖率为32.5%,绿化覆盖率达3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43平方米……这是固安绿色发展的见证,也是向国家级森林城市迈出的巨大步伐。如果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固安的美好蓝图,那么生态绿化绘就的无疑是这张蓝图最美的底色。

 制度引领 打造生态绿化新格局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管理。”绿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改善生态环境到实现生态文明,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推进建设,用制度来保障生态文明持续健康发展。

 我县在精细化管理上持续发力,将绿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管理中,成立“一把手”负责的绿化委员会,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乡、村两级领导干部包管护,技术干部包质量的“三包”责任制,将造林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形成了上下合力,协调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有力地推进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我县还发挥政策性扶持优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由政府出资补助,鼓励公司大户流转造林,列出专项资金,按照每年1200元一亩的标准进行补助,共投入财政资金6000万元,重点推广公司扶持、以奖代补及“公司+种植大户”等多种形式的造林机制,构建了“政府投资、部门筹资、企业出资、社会集资、群众捐资、劳务代资”的多元投入机制。自2014年以来,我县财政累积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3.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2亿。

 为确保绿化工程质量,我县创新举措狠抓施工管理,坚持跟踪检查、跟踪指导、跟踪考核,做到“五把关”,即:对设计方案把关、对施工材料把关、对施工过程把关、对竣工验收把关、对后期养护把关,力求每项工程都成为精品,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工作夯实了基础。

 项目突破 打造精品特色景观带

 生态是基,绿色是魂。从城市到乡镇,固安正变得更美更宜居;从廊道到屏障,固安正变得更绿更靓丽。

 近年来,我县以打造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核心区为目标,重点打造一批绿化精品工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完成了廊涿高速、大广高速、京九铁路多彩廊道景观线等一大批重点绿化工程和“中央公园、海德公园”等一批绿化精品工程,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化景观效果。同时,我县借助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绿化项目,先后实施了永定河生态景观带、机场南生态廊道绿化带、雄安新区周边绿化、多彩廊道景观线、万亩连片优质秀林等工程,形成“点、线、面、网”结合的绿化空间布局。截至目前,我县新造林面积完成2.19万亩,达到全年造林任务的109.5%,154个绿美村庄全部建成,形成万亩秀林6块,完成廊道绿化25.6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2.5%,休闲绿地、公园或广场14处、面积170.6公顷,林木覆盖率82.8%。

 “固安真是太美了,绿草如茵,树木葱茏,满眼的绿色和满城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真不愧是绿色城市、文明城市。”8月3日,提起我县的绿化建设,回固安探亲的刘女士由衷地感叹道。

  全民参与 构建绿色文明新常态

  进入3月,一年植树播绿的最佳时节到来。和往年一样,各类社会组织和各级党政机关,早早就安排部署,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植树人群踏着明媚的春光加入到造林绿化的大军中。

  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造林绿化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宣传活动,在社会上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支持率和满意度,提高公民生态文明责任。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群众植绿、护绿、爱绿的意识空前高涨,3月11日,在植树节到来之际,近1500名“绿色使者”来到固安工业区,在樱花大道举行了“绿色固安,‘樱’为有你”共植活动,这也是继2017年“百企万民共植公益林”活动后,固安每年4月不变的绿色主题。

  截至目前,我县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30万人次,义务植树100万株,共建成省级园林式单位6个,省级园林式小区9个,市级园林式单位72个,市级园林式小区29个。

  绿色是最好的发展,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可以预见,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国绿化模范县”必将成为城市崛起过程中的里程碑。


友情链接:

 

服务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