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当善“斫琴”

       斫琴是指对古琴进行精工细作,对音质给予勤雕慢琢的一种工艺技术。早在唐代,斫琴技艺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斫琴既是对琴艺的一种追求,也是对干事创业的一种指引,更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斫琴技艺繁琐,看似简单,实则深藏奥秘,正如《斫琴秘诀》中所说,“谁是倚山路,江深海亦深,洞中多曲岸,此处值千金”。组工干部可从斫琴技艺中汲取心得,以斫琴之目,挑干事创业之岁古良才;以斫琴之功,磨干事创业之亘古恒心;以琴韵之美,奏干事创业之和古长歌。 

    斫琴者,要善选材。古琴斫制流程繁琐,包括选坯、制坯、掏槽腹、做底板、镶岳山等一百余个步骤,而首要之选,便是选材。古有蔡邕火堆中识斫琴“良材”,才有“焦尾琴”的美好传说。嵇康所言,优秀良材,“含天地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郁纷纭以独藏茂兮,飞英蕤与昊苍”,可见优秀良材在斫琴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组工干部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人才。不惟人才的出身、学历、履历,而以其实际能力为准绳,擦亮双眼,发现人才的闪光点,知晓人才的优劣;要善于洞悉人才的思想,以此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着力点、第一硬杠杠,要知思想沉沦者,能力再强,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要善于察觉人才的底色,在干事创业中发现人才的奋斗底色、吃苦底色、不屈底色,真正把好选人用人的第一道关。

   斫琴者,要善雕磨。选好斫琴的良材还不够,还需要斫琴者细耕慢作,依据斫琴程序,一道一道进行打磨开凿。斫琴是一种实践工艺,也是对斫琴者心脾进行雕磨的一种技艺。斫琴工艺,重在出音,音色不古,便会掺杂异韵。如果没有“纳音”等合理雕琢的设施,便很难出现“余音绕梁,不绝袅袅”的深远韵律。“纳音者”,可见长短、薄厚、宽窄,种种微妙且极其相关的比例承接,才有了那“触古达今”的链接灵韵。组工干部培养人才,要善于雕琢人才,在充分了解人才的基础上,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掘人才的深层次潜力。要将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磨练,温室培育不出最优良的花朵。疾风骤雨下,可能吹毁一切,也可能孕育新的萌芽。要对人才进行跟踪关注。了解人才在“雕磨”过程中的反馈情况,知“塑人”方法的正确与否,量“压担”力度的恰当与否,感“培育”效力的真正与否。

   斫琴者,要知琴律。有了好琴,需知晓琴律,方能奏出倘若对音律一窍不通,纵然面对“清绝”“洗凡”两琴,也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按弦起音,如何“绰、注、吟、猱”,弹不出个“上古”逸风,最后也只是落个“乱弹琴”的笑话。真正的斫琴大家,必须通晓操弄与斫琴的相互统一,只有这样,才能让斫琴技艺不断延伸,让实践与技艺深度融合交汇,才能奏出最亲古的音色。组工干部在用人过程中,要明“琴身”。清晰人才的个性特长,长处劣处,要统筹谋划,将人才放在最适宜其发挥能力的岗位上,切不可千篇一律,工厂化机械化培植,胡乱安排一通。要知“琴律”。对人才的使用培育谋好篇、布好局,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将不同“声色”的人才安排在各自合适的岗位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要擅拨弹。在不用阶段,十指密切配合,选取不同“琴音”,弹奏不同音曲。在使用人才过程中,善取人才的最佳“音色”,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善于安排调剂,及时“拨弹修补”,只有这样,方能奏响人才最强音。

作者: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委组织部   万海峰

友情链接:

 

服务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