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

弘扬抗战精神  凝聚复兴力量

一、抗战精神的形成

 80多年前,在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始终站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列,最坚决、最彻底地为抗日救国、维护民族利益而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持续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锻炼和坚强了中国人民的意志,也培育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既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也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图片16.jpg

 19377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29军拒绝后,日军率先开炮,中国军队奋起反击,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就此爆发。

图片17.jpg

 油画《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表现的是1933年初,红军战士组成的大刀队在河北喜峰口孩儿岭与日军展开近距离肉搏的场面。

图片18.jpg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内撰写《论持久战》。《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图片19.jpg

19378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图片20.jpg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图片21.jpg

1945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图片22.jpg

201477日,习近平出席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二、抗战精神的内涵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持续时间之长、牺牲之巨、贡献之大、影响之远,为中外历史所罕见。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对抗战精神的概括和论述,深刻揭示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三、抗战精神的当代意义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使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强大。抗战的胜利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新时代抗战精神仍不过时,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弘扬抗战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人心散国必弱,人心齐国必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弘扬抗战精神,能把全国人民的精神振奋起来,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集聚起来,从而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奋斗。

 弘扬抗战精神,有利于推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大业。抗战期间,全国各族人民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阶层,纷纷义无反顾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滚滚洪流中,筑起了捍卫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这段历史对增进两岸人民感情,最终早日促进统一大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抗战精神,化解国际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国家,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重要力量是通过抗日战争而逐渐被后来的反法西斯盟国认识和认可的,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正是通过抗日战争而得到提高和确立的。弘扬抗战精神,对于宣扬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友情链接:

 

服务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