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经验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12月22日至2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强调“以对党忠诚选忠诚于党的人、以事业为上选担当干事的人、以扎实作风选作风扎实的人”。组工干部作为党性最强的干部,更应该在对党忠诚、担当干事、作风扎实上率先垂范,立好标杆,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详情]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的奋斗与中国梦的实现“接力”在一起。   徜徉过新世纪的河流,生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年,迎来了人生最美好的季节,赶上最富活力、最具变革、最需创新、最可作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我们不仅是伟大复兴、伟大梦想、伟大事业最直接的见证者,更是最主要的参与者,还将是最重要的贡献者。待到“中国复兴号”巨轮披荆斩棘,顺利抵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辉煌彼岸时,这一代的青年也注定将抵达事业和人生的高峰——这是最激动人心的同频共振,最激发奋斗的时代召唤,最热血沸腾的价值体现。 [详情]
责任是信念之基,一个担起责任的干部,才能赢得组织重托和群众信赖,一个担起责任的政党,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戴和支持,国家才得以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同时某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我们警惕。时下存在一些部门和领导,喜当责任的“二传手”“甩手掌柜”,热衷于将“责任下移”,让“责任状满天飞”,“履责”变“推责”的现象。“下级干部忙这忙那,上级单位指导检查”,此言虽有失偏颇,但也意味着以“责任下移”代替责任落实执行的不可操作性。 [详情]
畏难”情绪,就是一遇到困难就想找借口或者理由逃避、拖延。党员干部的“畏难”情绪主要表现为不想干、不敢干、干不了。党员干部经常存在“畏难”情绪,从小而言,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从大而言,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改革再出发,精神最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作为一名党员,在改革大潮中,根除老旧观念,转变不作为思想,做到敢于担当,莫在“难”前止步。 [详情]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一指示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日常监督“显微镜”“探照灯”作用,有力推动党内政治生态的净化。 [详情]
尺子是计量工具,也有很多种类。例如,直尺用来画直线,蛇仔尺用来画曲线,软尺常用来量度人体部位等等。不同的尺子发挥的作用不同,选错尺子就会跑偏、走样,无法准确计量,最后不达初衷。   生活中就有选错尺子的事例。前段时间,和在外地乡镇政府工作的大学同学聊天,他说咱们基层干部不好干啊,工作任务重,收入还微薄,相比某某同学人家已经身价千万了。同学的抱怨无疑是错误的,错在没有选对“尺子”。   党员干部和普通人一样,要面对社会中的种种诱惑,如果没有选择一把可靠的“尺子”,很可能将人生路走窄、走偏。正如有的年轻干部,这山望着那山高,干事业不能脚踏实地。又如有的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中行为做派像商人而不像官员,这样的人生轨迹必将是曲折的。党员干部如何确保人生线路不跑偏、不走样,就在于选好人生的标尺。 [详情]
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2018-01-24 09:48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目标的热切关注和孜孜追求,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需常怀忧国忧民的意识。“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身居何位都应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匡扶天下的济世精神,坚持以民族大义为念,以家国天下为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维系在一起,多立足当前形势,放眼长远大局,多了解时局政治,多关心国计民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瞬息万变的党情、国情、世情中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到自身的短板与不足,努力将个人成长与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未雨绸缪,为党分忧,为国尽忠,为民尽责。   家国情怀需常思 [详情]
“钉钉子”是一门学问。“钉子”就好比我们的每一项工作,将“钉子”钉在哪里,怎么钉,用多大的力气钉都关乎着最终是否能够将“钉子”钉得美观,是否能让钉好的“钉子”物尽其用。 [详情]
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党内建设都离不开人才,但选人难也是困扰人们至今的难题,古人就曾发出:“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这样的感慨。选人虽难,就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么?其实不然,近来阅读春秋战国时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李悝的“识人五法”,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值得我们借鉴 [详情]
共计 49 条记录

友情链接:

 

服务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