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带来公共安全预警防控新模式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矛盾存在诸多不稳定、不可预见的因素,重大突发事件呈现频发和多发的态势,危害程度显著增加,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廊坊市位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面临的公共安全防控任务也更为艰巨。传统的依靠经验驱动的预警防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急需对现有公共安全预警模式进行结构优化,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融合应用,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预警防控能力。

“智慧城市”带来的公共安全预警防控模式是对工业时代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改革升级,是面向信息时代的公共安全预警防控新模式。这一模式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资源,对城市公共安全具有全面透彻的感知、系统整体的掌控和迅捷精确的响应,使公共安全治理主体能够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预警防控体系。具体而言,城市公共安全预警防控的智慧化体现在:对城市复杂性、流动性和连续性的适应能力,对服务主体的开放性、动态性管理的支持能力,对信息多源化、复杂化的融合能力,对海量数据整理、分析、挖掘的呈现能力。

  基于智慧城市的公共安全预警防控模式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树立“数据驱动,智慧引领”的创新理念。首先,要改变传统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单一僵化的理念,不再过分强调政府或某个安全部门的单独作用,充分协调城市中的其他主体,发挥各自的安全维护功能。由个体功能汇集成群体功能,最终形成全民参与的智慧安全预警防控网络结构。其次,不仅仅强调物联网、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在公共安全预警防控中的作用,更强调技术与人的智慧的有效结合,实现人防与技防的统一。主动出击、积极寻找城市中的安全隐患,做出及时有效的预警。二是加强公共安全多源信息整合。公共安全信息整合主要是对城市公共安全领域中分散于政府、市场和社会,相对孤立的人力、物资、信息等多元异构的资源进行整合,为公共安全预警防控提供数据、信息以及各种事物间互联互通的结构关系,提高危机预测预警和响应处置效能。例如,在城市反恐斗争中,可以跨部门、跨平台将音频、视频、文本、数据、图片等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涉恐“情报池”。通过大数据技术有针对性地“过滤”处理,重点汇聚涉恐分子的相关信息资料,包括案件性质、场所,涉恐分子的年龄、性别、籍贯、衣着和人数等。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将有助于解决常态下资源分割、闭锁,危机状态下资源供给不足、分布失衡、数据孤岛等关键问题。三是深化公共安全预警防控技术的应用。空间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不仅使信息的传递、处理变得方便、快捷,而且大大节约了解决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所需的资源,从而提高城市公共安全预警防控的效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科技手段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相关零碎、分散信息进行搜集、分类和加工分析,最终形成有效的信息链条和信息模块,帮助政府部门制定预警方案和危机对策。在城市反恐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习暴恐案例的模式、规则和规律,如人脸特征、异常行为、人群密度、步态动作等要素,采用聚类、分类等算法模型,设计预警规则。通过分析工具进行海量搜索、计算与识别,当异常现象出现时,系统采集信号会触发预警信号。四是促进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依托“大智移云”产业,在市政设施中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手段,整合公共安全预警的必要资源,推动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公共安全预警防控的信息互联和共享提供支撑。例如通过射频监测、红外遥感、二维码识别、人机对话等技术,将公共设施和生产设备等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基础信息的实时传送和通信,建立智能化跟踪、定位、识别、监测、管理的物联网系统。将智慧化基础设施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可有效加快公共安全预警防控的信息化进程,促进新一代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国家战略。在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刻分析了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作出部署要求,为用好大数据、赢得新时代发展的战略主动指明了方向。形成以智慧城市为核心的公共安全预警防控模式,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以透彻感知、互联互通、紧密联动、精细管理、智能应用为特点的公共安全预警防控新模式将极大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控效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友情链接:

 

服务入口